当前位置:首页 » 青少年专区

涨姿势!带你走近古代教师节

发布时间:2020-09-10 09:04 作者:管理员 浏览:1413次


今天是教师节,
在这里,
祝天下的老师们:
节日快乐!

教师节,是学生们感念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恩,专门为老师们设立的节日。教师节其实算是现代的产物,那么在古代,人们有没有类似于教师节的节日?古代人们有没有教师节呢?


步入凉爽的九月,很快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现代,教师这个职业十分神圣,在古代,教师更是与“天地君亲”并称,今天,我们来一起聊聊古代的教师节。

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在古代,教师节分N种,就算同一年里,“教师节”也远远不止一个。


古代的大小节日,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教师节”!在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或者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向塾师送银钱或礼物,这被称为“节仪”。因为节仪是用来表示对塾师礼敬的,所以也被称为“节敬”

节令的确定,主要依照我国传统的节日。如果说“小节日”型的“非正式教师节”有点多,那么“正式教师节”就比较容易让人记住了。在很多地方,“教师节”最重视的是三节两寿:“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

我国地大物博,风土人情多样化,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节仪”时间点也有些不太一样。


例如有的地区特别重视清明、夏至、端午、中秋、十月朔、冬至七节,弟子们在这些日子里用礼物表达对老师的尊重;有的家族则在清明、端午、七夕和重阳这四个节日专门给老师送上节日贺礼。



那么不同的朝代是怎么度过“教师节”的呢?

汉 代

出现“法定”教师节雏形


汉代,“学校”的实体已经产生了,并且每个学校都配备一定数量的老师。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的学校若是处在郡国,则称为“学”;若是处在一个县或者一个侯国里,则称为“校”。


黄宗羲在《与陈乾初论学书》中写道:汉、晋时期,每年农历8月27日,即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因此,“教师节”这天,除了祭奠孔子,也要“授束修(干肉)”。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

唐 代

“先进教育工作者”


唐宋时代,依旧沿袭了“祭祀孔子”的大礼。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国子监、书院以及各地政府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相当于校长)、学正(相当于教导主任)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清 代

祭奠规模愈加宏大


清代,不但祭奠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教师的薪酬福利也越来越丰厚了。农历八月二十七这天,朝廷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还会“升职”,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知道古代的教师节,那古代老师的称谓呢?

【先生】


“先生”一词的最初含义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后来,“先生”一词被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师长】


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

【山长】


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夫子】


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师傅】


古时老师的通称。“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师父】


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教授】


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宗师】


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汉书·平帝记》:“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后逐渐演变为众人所崇仰、堪称师表的人。

【西席】


也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其来源为这样一个典故: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他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讲郎】


讲郎讲授经书的官员。《后汉书·儒林传》:“又识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