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少年专区

对待老人,中国古代不止尊老,敬老,还有“用老”

发布时间:2021-05-10 08:59 作者:管理员 浏览:1776次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们每个人都要从儿童成长为青壮年,并迈向老年。老年人一方面身体机能不好,需要年轻人照顾,但老年人由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更多的人生经验。所以怎样对待老年人,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品质如何。尊敬和爱戴老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国很早就形成了一个尊敬和赡养老人的传统。这个传统是怎样形成的?随笔者一同了解一下吧!

一、先秦时期的养老思想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很多哲人注意到老人在一个社会中的重要性,其中儒家最为看重这一点。根据《论语》的记载,子路问孔子心中理想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他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说老人能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儿童有人抚养。这其中老人抚养是孔子最为看重的。(电影《孔子》剧照)
处理与老人的关系,首先则是处理自己与长辈,尤其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那儒家对孝敬老人有怎样的要求呢?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的意思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要赡养,还要尊敬。如果只是给点衣服食物而不尊敬的话,和养狗养猫有什么区别呢?可见孔子认为对老人“敬”是人和动物之间最大的差别。曾子降低了要求,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最高的孝是尊敬,其次是不侮辱老人,最基本的要求是赡养。
关于具体的措施,孔子说 “生,事之以理;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怎样就能算是孝顺呢?孔子给出答:长辈在世时,要好好对待他们,长辈离世后,为其举行葬礼,并定期进行祭祀。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子女不要离父母太远,如果必须远游,一定要提前告知父母。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儒家强调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同时要照顾和尊敬所有的老人。

子剧照

周代是儒家眼中的理想社会,原因之一便是周代老人享受有很多特权,尤其是在赋税和刑罚方面。《礼记》记载“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五十岁就不要服劳役,六十岁就不需要参军。此外,还记载“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只要七十岁之上的老人,犯了罪就不会受到处罚。同时,对于处于弱势群体的老人,古代有明确的划分,“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对于这些老来无所依靠的人,官府会给予额外的补贴和照顾。
对曾经地位比较高的那些“退休”老人,朝廷要有额外的优待,即“七十不侍朝,八十告存,九十日有秩。” 七十岁参与国家政事时,可以比国君提前离开。八十岁后,国君每个月都得送美食给老人,表示尊敬和关怀。如果到了九十岁,国君每天都得去送。
二、敬老的礼仪设计
除了对老人的优待,古代更加看重老人所掌握的的知识和经验的价值。先秦对于睿智而健康的老年官员,除了留任于朝中,往往还有一个重要的安排,那就是安排在庠序(古代的学校)里面供学生进行咨询。根据《礼记》的记载,在夏代开始,就有了供养老人在国家学校的制度。这些在庠序里面担任职务的老人,被称作“三老五更”。国君每年都要前往学校去宴请三老五更,并要求亲自切肉,并蘸上酱料递给老人,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
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礼节叫做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是古代统治者为实行乡里教化而施行的一种集体仪式,乡饮酒礼的主要目的是贵爵、尚齿、尊贤,以实行对百姓的教化。乡饮酒礼举行之前,都要进行准备工作,就是由掌管事务的人到德高望重的长辈那里去商议乡饮酒礼的主宾,主宾一般是选择乡里最为德高望重的老人,然后集体在宴会上举行献酒之礼。

(乡饮酒礼复原)
整个乡饮酒礼渗透着尊老敬贤的意味,《礼记》记载:“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役,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盛肉的器皿),五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以明养老也”。五十岁的人已经不年轻了,但是仍要陪同在六十岁的老人旁边,行侍奉之礼。而更年长的老人,往往能得到更多的优待。在乡饮酒礼的设计中,百姓通过复杂的行礼活动,懂得了尊老奉老,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乡饮酒礼复原
三、秦汉时期的三老
因为中国古代尊老敬老的传统,所以老人享有极高的地位,同时由于古代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所以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就要倚重这些老人,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三老。在我们熟悉的《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之后胜利抵达陈县之后,便号召当地的三老豪杰前来议事。可见三老在秦汉时期的基层治理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老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村社长老制,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三老的记载,如在《管子》和《墨子》中都有很多“三老”的字眼,来指代基层的管理者。但到了战国后期,法家思想盛行,推行“以吏为师”的政策,所以三老一度被压制,在乡里作用有所降低。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主要大政方针是承袭秦政,但是他也认识到秦政过于严苛,与六国的风俗有冲突。基层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前提,所以他十分重视基层的建设,而沿袭已久的三老制度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刘邦下诏:“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繇戍。”

(出身乡野的刘邦)
根据刘邦的诏书,我们可以得知以下几个信息,汉代在县、乡都设有三老,乡里选一个五十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作为乡三老,并从各乡三老中选出一人作为县三老 。但值得注意的是,乡三老和县三老都不是朝廷体制内的官吏,并没有俸禄,但是可以免除徭役,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当地的政府官员教化当地的百姓。从身份上来讲,三老是具有官方的性质,他们是政府认可的乡里贤达,来协助政府进行治理。
文史君说:
我们中国有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在先秦时期,就有了系统的尊老、敬老、养老的思想。养老反映的是人世间子女对父母一种最真挚的感情,是一种淳朴的家庭伦理观念。我国古代的统治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并进一步赋予其特定的内涵。第一,由官府出面,照顾孤寡老人,并给予高龄老人额外的优待。第二,构建了一种养老的礼制,通过这种礼制实践,加强百姓的养老观念。第三,充分发挥贤明老人的社会作用,让他们协助官府进行基层治理。这种机制影响了中国政治数千年,中国古代每个王朝都强调以孝立国,并且依靠乡老贤达进行基层管理。
参考文献:
《论语》《礼记》
邹水杰:《三老与汉代基层政治格局之演变》,《史学月刊》,2011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