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快讯

文物定级 | 济宁市博物馆文物谱系再拓展

发布时间:2024-04-03 00:00 作者:管理员 浏览:184次

4月1日至4月2日,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组织四位文博领域资深专家学者莅临济宁市博物馆,指导开展馆藏文物定级工作。

济宁市博物馆藏品丰富,现藏文物16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3件/套,二级文物50件/套,三级文物398件/套。本次申报定级文物138件/套,主要包括馆内汉碑室旧藏汉碑、汉画像石、铁炮、朱复戡《峄山刻石》篆书作品等文物。

本次申报定级文物中的“特色”文物:


馆藏汉碑:

本次申报定级汉碑室存碑23通。济宁是全国汉碑遗存最多的地方,历来有“中国汉碑半济宁”之说。民国十八年(1929年),济宁县教育局局长王大恕在铁塔寺集资建房,将鲁峻碑、范式碑、郭林宗碑、郑固碑、景君碑、郑季宣碑、武荣碑、汉朱君长刻石等散置汉碑移入,名为“小金石馆”,又称“汉碑室”。1985年,交由济宁市博物馆管理。



馆藏汉画像石:

本次申报定级馆藏汉画像石32块。济宁市博物馆藏有济宁师专西汉墓群出土西汉画像石17块,东汉画像石15块(其中城南张村出土13块,嘉祥武氏祠出土1块,嘉祥县征集1块)。画像石画面内容丰富,古拙生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馆藏铁炮:

本次申报定级馆藏铁炮18门。铁炮年代久远,跨越元、明、清三代,明代铁炮上多铸有铭文和徽章图式,记录了制造日期、地点等信息。铁炮不仅代表了当时军事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为我们研究元代以来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专家组对碑刻、汉画像石、铁炮、镇水铁牛和朱复戡篆书作品进行评估鉴定,一致认为其中西汉禳盗刻石、鲁峻碑、郑固碑、景君碑、郑季宣碑、武荣碑、朱君长刻石等碑刻纵贯汉碑刻石发展的历史进程,品类齐全,大多是汉隶的经典名作,包含着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两汉历史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两汉画像石出土来源明确,本体保存状况较好,尤其城南张村出土的13块东汉画像石图案丰富,内容新颖且较为少见,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经过专家组研讨后,按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对本批定级文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及保存现状进行科学判定,最终形成初步意见:拟定一级文物11件/套(实际数量24件),二级文物4件/套(实际数量5件),三级文物21件/套(实际数量42件),一般文物73件套(实际数量93件)。

济宁市博物馆始终坚信开展文物定级工作,可以实现一举多得,将更多可移动文物依法认定、评估定级,才能逐步实现馆藏文物的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推进济宁地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本次馆藏文物定级工作顺利开展,是济宁市博物馆紧跟新时代文物工作步伐,细致摸清自己文物家底、全面掌握文物资源状况、更新拓展馆藏文物谱系的主动作为,亦为下步强化石碑石刻、铁器、书画等文物的本体保护、预防性保护工作打开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