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版《宝箧印陀罗尼经》,全名《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供养的雷峰塔藏经之一。该经卷传自天竺国,由唐代高僧不空三藏翻译,并于德宗贞元年间编入大藏。
那什么叫陀罗尼呢?陀罗尼是梵语的译音。指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恶法不起的作用。《宝箧印陀罗尼经》主要讲解了宝箧印陀罗尼的功德,释迦牟尼说他是一切如来的心,同时还是秘密的全身舍利。
“宝箧印”三字,寓意深刻。“印”即印章,那么宝箧印就是如来的印章。 “宝”,指的是如来的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万亿化身这三身。 “箧”指的是一个盛放宝的盒子,所以叫做宝箧。
《宝箧印陀罗尼经》的发现过程实属偶然。1924年9月25日,耸立于西子湖畔、年久未修的雷峰塔轰然倒塌,秘藏塔砖的经卷得以面世。雷峰塔的古砖分为有字无孔砖和有孔无字砖两种,而这些有孔无字的砖就是“藏经砖”。由于"金"字和"经"字在杭州当地话中的发音相近, 因此“藏经砖”逐渐被误传为“藏金砖”。从而收藏界有了“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
济宁市博物馆收藏的《宝箧印陀罗尼经》,通长495厘米、宽14.8厘米。卷成花爆状,裹以黄绢经袱,再用锦带束腰,经卷用棉纸印成,纸表细腻坚滑,字体偏方略扁,古雅拙朴,风格近于魏碑。经文共两千七百余字,首行十一字,其余每行均为十字,共计二百七十一行。卷首刻有礼佛图。卷端题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捨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日记” 的字样。
这部经卷因南方商人沿运河至济宁经商而流落至此,由博物馆在早期征集中收购,后又经过再次装裱。经卷内有中华民国前二十八年诗人蒋致中先生所写题跋,为这部千年经卷增添了更多的历史价值。
经卷虽历经了千年沧桑,但经卷的纸表仍然细腻坚滑,文字清晰可辨。此经卷, 它不仅是一部有着重要文物价值的中华佛教文化珍品,更是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雕版印刷技术的宝贵实物。相关学者认为,这些经卷是中国雕版印刷的精品,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宋初木刻印刷品之一。而且经文上有当时吴越王具名,年代可靠,更为珍贵。
如今,这卷见证着吴越国王钱弘俶美好祝愿的《宝箧印陀罗尼经》,静静地躺在济宁市博物馆“济宁千秋”展览的展柜之中,也希望它能对当世的芸芸众生,有所加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