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陌上,古韵满春山。值此清明假日,济宁市博物馆将组织开展2场主题社教活动,邀您探寻青铜器中隐含的礼制精神,解析梁栋丹青里的匠心独运,在沉浸式中体验中感悟历史文化的独特印记与情感承载。
壹
史技十二朝|“追溯·吉金与礼”
青铜器版画制作主题社教活动
青铜器,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不仅是一种工艺卓越的器物,更是华夏礼制文化的具体体现。自文明肇始,青铜器便与“礼”相辅相成,成为王权稳固、宗庙祭祀、贵族宴飨的核心载体,映照出森严的等级制度与井然有序的社会结构,为中华文明奠定了深厚的礼制根基。
在青铜器群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鼎。鼎不仅是炊具,更是国家权力和礼制的象征。夏商时期,鼎被赋予神圣的宗庙祭祀功能,西周更是以“九鼎”象征国家正统,“问鼎中原”一词,正反映了鼎所承载的政治意义。贵族用鼎的多少和规格,直接反映了他们在宗法体系中的地位,这种制度严格规定了不同阶层的使用权,使青铜器成为维系社会等级的重要工具。
今天,当我们凝视这些斑驳的青铜器物,依然能感受到千年前礼乐文明的辉煌余韵。那些历经风霜的青铜遗存,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认知,例如:“一言九鼎”象征诚信不渝,“加官进爵”承载仕途礼仪,“钟鸣鼎食”映照贵族风华,“长幼尊卑”延续伦理纲常。这些从青铜文明中孕育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镌刻在历史的宏伟长卷之上。
清明时节,怀古思今,让我们步入青铜世界,体会古人“敬天法祖”的崇高信仰,探寻中华文明的绵延根脉。以版画艺术雕刻青铜器型,于刀刻之间触摸历史脉络,在指尖流转中重现千年风华。
活动时间
4月4日(周五)9:30
参与对象
12-16周岁,20人报满截止
贰
【色彩童话·檐下绘影】
古建彩绘主题社教活动
轻挥幽雅之笔,绘就一方咫尺乾坤,描绘一处精微天地,将万物景象临摹成诗画般的美。古建筑彩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艺术表达,其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聚先人的智慧与哲思。课堂中,参与者将学习古建筑彩绘的文化背景与技艺创作,感受古代匠人如何以色彩描绘时代的印记。
活动时间
4月5日(周六)10:00
参与对象
8-16周岁,20人报满截止
活动地点
济宁市博物馆(文化中心馆)
活动收费
免费
报名方式
2025年4月3日12:00报名截止
*温馨提示:
1、请在开课时间前15分钟到达二楼服务台,向工作人员核对报名信息,并完成签到。
2、年纪较小会影响活动体验,请酌情报名。
3、报名后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准时参加,请于活动开始前一天之前取消预约,报名后如两次未按时签到和参与活动者,将影响在我馆后续活动报名信用。
4、咨询电话:2205009(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7:00)
5、交通提醒:济宁市博物馆(文化中心馆)位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运河路140号,可乘坐7路、20路、D808路、Y902路、703路在济宁市博物馆(文化中心站)下车。
*版权声明:
济宁市博物馆可能采集并使用参与博物馆活动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仅用于济宁市博物馆对社教活动的宣传。报名参与相关活动者视作同意济宁市博物馆的以上行为。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济宁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