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浓郁的民族情感。人们以赛龙舟、食粽子、挂艾草、佩香囊、饮雄黄酒等方式,祈福避邪,延续千年不绝的民俗传统。
农历五月,暑气渐升,湿邪渐盛,古人称之为“毒月”。为顺应节气、预防疫病,人们逐渐形成了以中医药为基础的节令养生智慧。此时艾草、菖蒲、白芷、藿香等草药药性正盛,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门上悬挂艾蒲,用以驱邪避秽;身佩香囊,内藏芳香草本,可提神醒脑、防蚊驱虫。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生动诠释了中医“因时制宜、未病先防”的养生理念。
本次社教活动恰逢端午节,济宁市博物馆将以节为媒,带领同学们认识常见草药、动手创作中医药标本装饰画,深入感受中医药的智慧。
活动主题:
史技十二朝
“本草识节·药香入画”中医药主题社教活动
活动时间:
5月31日(周六)10:00
参与对象:
8-16周岁,20人报满截止
活动地点:
济宁市博物馆(文化中心馆)
活动收费:
免费
注意事项:
本次活动涉及中草药接触,对中草药过敏者请勿报名参加。
报名方式:
5月30日12:00报名截止
温馨提示:
1、请在开课时间前15分钟到达二楼服务台,向工作人员核对报名信息,并完成签到。
2、年纪较小会影响活动体验,请酌情报名。
3、报名后如遇特殊原因不能准时参加,请于活动开始前一天之前取消预约,报名后如两次未按时签到和参与活动者,将影响在我馆后续活动报名信用。
4、咨询电话:2205009(工作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5、交通提醒:济宁市博物馆(文化中心馆)位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运河路140号,可乘坐Y902、7路、20路在济宁文化中心西站下车。
*版权声明:济宁市博物馆可能采集并使用参与博物馆活动者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仅用于济宁市博物馆对社教活动的宣传。报名参与相关活动者视作同意济宁市博物馆的以上行为。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济宁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