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济宁市博物馆成功举办“拱桥经纬·曲线之美”桥梁搭建主题社教活动,以理论讲解与模型搭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公众走进古代桥梁背后的智慧世界。
活动伊始,社教老师围绕拱桥的定义、发展演变及其分类形式进行了系统讲解,同时结合典型实例深入剖析了拱桥的结构特征。为增强理解,现场还设置小实验环节,通过直观演示不同桥梁结构在受力方式上的差异,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拱桥所蕴含的工程原理与力学智慧。
在实践环节中,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拱桥模型的搭建,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孩子们的相互思考与默契配合。过程中,大家不断尝试、反复调整角度,积极探索结构的稳定性。最终,一座座小型“拱桥”逐一呈现在现场,孩子们在亲手实践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本次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深入理解了拱桥蕴含的结构智慧,更在动手实践中激发了他们对传统工程技术的兴趣。下一步,济宁市博物馆将继续依托“史技十二朝”社教品牌,策划开展更多内容系统、形式多元、特色鲜明的社教活动,持续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