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快讯

难忘六一 相聚博物馆――济宁市博物馆精心策划活动迎接国际六一儿童节

发布时间:2016-06-02 09:22 作者:管理员 浏览:568次
    5月31日下午,济宁市博物馆院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市民驻足观看,原来是济宁市师范学院附小五年级的学生来到市博物馆参观体验,迎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附小的师生分批有序的进入展厅参观,在《济宁千秋展》,他们认真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仔细观看每一件文物,济宁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让他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展厅,每个孩子都拿到了一本陶世界画册,通过地图绘色�连连看�画画等有趣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奇妙的黄河流域史前陶器认知之旅。在《空灵之约—沉香文化展》展厅,各种精美奇特的香器造型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古代香器里体现出来的深厚文化底蕴激发出孩子们极大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来到后院的运河文化长廊,孩子们围着古代铁炮兴奋不已,边讨论边提问;站在沧桑千年的铁塔下,孩子们又肃然起敬,默默思考。对这些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今年的六一应该是他们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但一定也将是他们最难忘的一个儿童节。


 

    6月1日早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又早早等候在博物馆大门口,迎来一批特殊的小客人——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和任城区聋哑学校的孩子们。

    为了让这些孩子体验到回家的感觉,博物馆讲解员与盲聋学校的教师通力合作,为聋哑学生带来一场生动的“手语导览”,让这些平时对博物馆望而却步的孩子,能从触觉、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了解文物知识。此外,孩子们还来到制作室体验了陶艺制作的乐趣,在金宝贝陶艺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捏出了很多充满童趣�憨态可掬的陶塑作品。

    体验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又来到博物馆报告厅。在这里,市文物局局长丁海燕和市博物馆馆长王莉向孩子们赠送了图书,希望同学们热爱生命,好好学习;孩子们则用精彩的表演表达自己真挚的谢意。很多游客被这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吸引而来,报告厅挤满了人,没有座位就都站着:一首优美动听的小白杨,一曲婉转悠扬的葫芦丝独奏,一气呵成慷慨激昂的论语背诵,一遍又一遍雷鸣般的掌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让这里成为了欢乐和感动的海洋……





    济宁市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有着自身特殊的资源优势。此次邀请盲聋学校学生走进博物馆,是博物馆为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多样化文化服务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的一个尝试,市博物馆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注重和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社会教育工作,让他们也能像普通学生一样体验博物馆的多姿文化,让博物馆成为他们感受社会关爱、寻找自信阳光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