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物馆快讯

济宁市博物馆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打造博物馆文化

发布时间:2016-05-18 22:23 作者:管理员 浏览:556次

   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围绕“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一主题,济宁市博物馆推出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倾力打造广大市民身边的“文化景观”。

两大重磅展览  拉开系列活动序幕

 
  5月4日,《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和《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两大展览同时在市博物馆开幕,拉开了2016年济宁市博物馆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序幕。《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展出展品共计102件,堪称黄河流域史前陶器精品的大荟萃:仰韶彩陶的绚丽�大汶口红陶的豪放�龙山黑陶的神秘......全面展现了新石器时代山东乃至整个黄河流域辉煌灿烂的史前文化,让观众感受到黄河的哺育的同时,也聆听到黄土的历史。《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改变了传统的静态文物展出方式,打造动静结合的立体化展览,全面展示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国沉香文化。观众在这里既能欣赏到香器、香品等丰富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能深入了解蕴藏在文物之中的制香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教精彩纷呈  助推系列活动升温



  为改变以往市民走马观花看展览的模式,充分调动市民热情,济宁市博物馆配合两大展览精心策划了灵活多样的社教活动,拉近了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在寓教于乐中激发观众的求知欲望,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
    走出博物馆,举办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提高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文物鉴赏水平,也提升了全民的的文物保护意识;《初识沉香——沉香是什么》公益讲座,给大家宣传和普及了沉香知识,领略了悠久深邃的沉香文化;展示香道专业器具�表演香道仪轨流程的沉香雅集免费体验活动,又让社会各界喜爱沉香、想了解香文化的观众亲身感受到沉香的美妙之处;走进博物馆的移动课堂,接受学校和博物馆宣教人员共同提供的“双师教育”,北门小学的学生们在这里激发出巨大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到了济宁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用一块陶土,亲手制作出带有个人创意的陶器作品,金宝贝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这里们感受到黄土地的神奇和祖先的智慧,也收获了创造过程中的快乐;拿起画笔写生,描绘出古陶器上原始质朴而又精美绝伦的花纹,方圆美术的小画家们在这里长出想象的翅膀,用画笔画出对历史积淀的理解…… 精彩纷呈的社教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让两大展览持续升温。

关注留守儿童  系列活动完美收官

  近年来,济宁市博物馆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精准扶贫”号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坚持把自创品牌流动博物馆送到社区�养老院�监狱等文化弱势群体当中,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济宁市博物馆又联合任城区文物局和长沟镇政府开展了流动博物馆走进长沟镇中心小学系列活动,向长沟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送去图书和精品展览。
   
  5月18日上午九点,活动开始。济宁市博物馆和长沟镇中心小学首先就联合出版校本课程教材达成一致意向,紧接着举行了济宁市博物馆向留守儿童赠书仪式,学生代表们从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局长杨义堂和济宁市博物馆馆长王莉的的手里接过赠书,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市博物馆带来的《济宁市文物精品展览》。讲解员们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学生讲授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孩子们专注认真地的听着讲解,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一问一答中,拉近了博物馆和孩子们的距离,也拉近了历史文化和孩子们的距离,看到济宁居然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惊叹不已,感到十分自豪。   

  博物馆是济宁历史文化的窗口,把历史和文化送到留守儿童身边,不仅仅是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更重要的表达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不孤单。孩子们欢快明朗的笑容,就是一道最美的文化景观。